《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完善人才...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李世宽记者冯丽)“延安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
7月3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
白天在车间工作、晚上视频听课,正在福建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鹏、魏冠宇)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都特别关心志愿填报问题,除学校、学科和专业...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生涯教育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李世宽记者冯丽)“延安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课堂,希望大家在研学中深刻感悟信仰伟力,深入体会为民初心,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而厚植精神底色、积蓄奋进力量。”带着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蒋林的叮嘱,近日,“西北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特别要求“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断涌现,成为提升创新...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作为发...
7月3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部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全...
白天在车间工作、晚上视频听课,正在福建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读的曾小波把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每门课结束后还有在线考试,必须学扎实!”年少就进入社会打工的曾小波,曾一度因学历不高而自卑。为了提升自己,他先后报名了福建开放大学的专科、本科课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学以致用,明显感觉到技术水平...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鹏、魏冠宇)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近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关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等问题,有的甚...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生涯教育体系,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入手,实现个体需求与国家需求的一致与统一,是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培养供给体系的角度看,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矛...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都特别关心志愿填报问题,除学校、学科和专业状况、所在城市等因素外,专业修读年限及毕业生未来去向也是热议话题之一。在近期教育部公布的专业调整信息中,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49所高校将部分5年制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一些大学对于新入校本科生实行全员贯通式培养,书院制改革也在...
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时代越是向前,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教育前瞻性、先导性作用的...